马烈主任工作室北京肝胆医生马烈
说到“肝”,首先要理解中西医的不同视角:
图片
西医肝脏:作为人体的“化工厂”,负责人体解毒、代谢、储存等关键功能。脂肪肝、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等均为其常见重大病变。
中医肝胆:远超解剖器官,是一个功能系统,主管气的疏通(疏泄)、血液贮藏、筋腱活动及开窍于目。一旦“肝气”运行受阻(即肝气郁结),常因长期情志不畅引起,可导致胸闷、胁痛、烦躁易怒,甚至引发脾胃失调(胃痛、胃胀、腹痛)。
以下是调理肝胆的常见中成药:
1.四逆散 - 疏肝理气基础方
图片
组成:柴胡、枳实、芍药、甘草。
功效:调理气机,疏肝理脾。
适用:肝气郁结、肝胃不和导致的胃痛胃胀、腹痛、胁痛、反酸嗳气、腹泻或大便不畅。如同肝的“疏通剂”,气畅则脾胃压力减轻。
2.逍遥丸 - 解郁健脾经典方
图片
组成:柴胡、当归、白芍、炒白术、茯苓、薄荷、生姜、炙甘草。
功效:疏肝解郁,养血健脾。
适用:情志抑郁、胸胁胀痛、头晕目眩、食欲减退及女性经前乳房胀痛、月经不调。肝气舒畅,则情志自然开朗。
3.加味逍遥丸 - 清解肝火强化版
图片
组成:逍遥丸基础 + 牡丹皮、栀子。
功效:在疏肝健脾基础上,增强清泻肝火之力。
适用:长期肝郁已化火,伴见烦躁易怒、口苦咽干、口腔溃疡、舌红苔黄等明显热象者。
4.杞菊地黄丸 - 滋补肝肾明目前
图片
组成:枸杞子、菊花配合熟地、山茱萸等六味地黄丸组方。
功效:滋肾养肝,益精明目。
适用:适合长期用眼过度的人群,缓解肝肾阴虚导致的眼干眼涩、视物模糊、头晕目眩。
5.桂枝茯苓丸 - 活血化瘀多面手
图片
组成:桂枝、桃仁、赤芍、牡丹皮、茯苓。
功效:活血化瘀,调畅气血。
适用:除肝气郁结外,兼有血瘀表现者(面色暗沉、色斑),或伴随气血不畅引致的乳房胀痛、痛经(经血色暗、有血块)。
温馨提示: 选用中成药需结合体质与具体症状,万不可自行判断用药,实际用药务必在专业指导下进行。科学养肝,关键在于合理调理与情绪管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